原标题:业界呼吁更多基金选用券商结算形式
券商买卖形式开展至今,一直在多家新建立的基金公司中运转。业界多位相关人士向记者表明,期望更多组织参加到新形式的探究中。
盼大公司参加新形式
现在券商买卖试点选用“新老划断”形式,新建立的基金公司选用券商买卖形式,而老基金公司连续传统形式开展业务。
对此,多位业界相关人士表明,最好不要依照公司来区分“新老”,而是依照新旧产品划断,未来新建立的产品都选用券商买卖形式,尤其是让大型基金公司参加进来。
有次新基金公司办理层人士分析,一方面,参加新形式的试点券商主要会集在大型证券公司,这些公司盘活了许多资源,投入了许多人力支撑,但现在可参加新形式的产品很少,久而久之,会让券商损失积极性。另一方面,大型基金公司优势资源足够,自身与一些大银行有结实的合作关系,大型基金公司参加到新形式的探究,也更简单带活新形式。
“从现在的状况来看,新形式对基金公司扩展规划的确是会有必定的约束,让新公司悉数选用这种新形式,对新公司扩展办理规划是有阻止的。”有业界人士表明。
盼两种买卖形式并行
除此之外,还有多位业内人士期望可以让更多的基金公司具有充沛选择权。
基金公司遍及说到,券商客户往往归于高风险人群,并不一定契合自动办理型产品的客户需求。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部分负责人就表明:“从现有券商服务的基金产品来看,产品规划呈现了较大下滑,客户换回压力较大。”
有相关基金公司人士表明,从实践状况来看,现行两种形式都能走得通,未来期望让基金公司有充沛选择权,在充沛市场化的状况下发挥两种途径的特色。“无论是券商买卖结算,还是银行结算,不同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产品,对应不同的途径出售。”她表明。
在她看来,银行途径看上去很美,但准入门槛很高,包含新基金公司在内的许多基金公司很难进入银行。“新基金公司原本就很难和大银行途径树立协作,先行树立与各家券商之间的协作也不失为一种出售途径。”
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负责人表明:“比方在场内买卖的基金产品需要高流动性,这就合适券商客户。”另一家基金公司的途径负责人则表明,现在券商客户关于指数基金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