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第一代农民工,告老还乡还是搬运战场?
高本钱叠加空间逼仄,不管工业空间,还是人居空间,包含一线城市在内的东部兴旺区域,腾挪空间都在缩小。
兜兜转转四十年,现在,第一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已超越50岁,行将迎来退休的高潮。从前的“孔雀东南飞”,扇起人类前所未有的人口迁徙大潮的一起,也铸就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奇观。当东部兴旺区域首先离别低本钱依靠和钢筋水泥式添加后,作为我国特别前史时期呈现的特别集体——第一代农民工怎么谢幕,将是我国书写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华章。
国家统计局一年一度的农民工监测调查陈述又发布了。2018年的陈述有两个数据特别惊人,一是当年农民工总量仅比上年增加184万人,增速(0.6%)创前史新低,而在曩昔10年内,每年农民工总量的增速都在1.5%-2%之间;二是外出农民工中,进城农民工比2017年削减204万人,下降1.5%,也创前史新高了。这是否意味着,农民工开始告老还乡了呢?
这儿着重一下,本文所指农民工,主要是第一代农民工,他们有两个特色,一是他们有农村户口和承揽土地,但主要在非农产业工作;二是由于知识结构、观念知道上的巨大差异,片面知道也好、客观约束也好,这一集体难以融入工作地城市。农民工下一代,即新生代农民工,或第二代农民工,可能有农村户口或承揽地,这一点与父辈们相同,但他们习惯大城市工作结构的改变,融入城市的希望激烈。
依据监测陈述,从输入地看,东部地区工作的农民工比上年削减185万人,农民工总量下降1.2%。其间,珠三角工作农民工比上年削减186万人,总数下降3.9%。这与2018年广东省新增常住人口177万不对立,由于在都市圈化、大城市化的新趋势下,外省城镇人口和广东非珠三角人口流入珠三角。即使深圳、广州2018年常住人口增长40多万,但农民工也在流出。
陈述显现,1980年及今后出世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51.5%,比2018年进步1.0个百分点,比2014年进步4.5个百分点,有旧人去便有新人来。“抢人大战”屡占头条,“网红城市”不缺人口,农民工流出默默无声。那么,流出的农民工去了哪里?“告老还乡”是少量,适应制造业、房地产等合适工作的职业在空间上重构而活动,这是大多数农民工的选择。
放眼世界,中国农民工的勤劳和坚韧很稀有外汇技巧。大城市对技术的要求,叠加越来越高的生活本钱,倒逼大多数农民工脱离。但一起,长时间在外开阔了视野,特别是看到了城市化的巨大盈利。这就使得,农民工对下一代的教育、“扎根”城市的诉求很激烈。因而,不管是为子女攒首付、还房贷、买车,抑或是交纳教育赞助费等,或为自己养老,持续斗争的热心还很高。
2018年,东部农民工净流出,而中西部区域农民工却增加378万,“孔雀西南飞”的特征显着,这与制造业和房地产重心向内地搬运不谋而合。人口跟着工作走、工作跟着工业走。传统工业内迁,中西部省份纷繁树立工业对接渠道、打造工业园区,农民工也自然跟着回流。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代工企业,富士康生产基地的布局很能阐明这一点。2009年以来,富士康厂区已连续从深圳和上海转向四川、河南和湖北等地。
因为高本钱叠加空间逼仄,不管工业空间,还是人居空间,包含一线城市在内的东部兴旺区域,腾挪空间都在缩小。未来,增量地产的重心或楼市的“领头羊”,开始转向内地。特别是,都市圈战略下,成渝、长江中游、中部、华夏等新式都市圈备受注重,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、工业内迁、人口回流,打造中心城市或“强省会城市”等,内地大城市的地产空间较大。近期,棚改和土地供给,要点就在安徽、湖北、四川等地,这也为农民工连续工作发明了条件。
(作者系资深地产研讨人士)